对于这个乐观励志的小伙来说,报到第一天最大的感受是学校各方无微不至的关照:志愿者和老师帮忙搬运行李,辅导员也全程陪同,学校还特意安排了爱心屋。
这支团队深耕十余年,通过将直径不到半毫米的发光纤维通过刺绣的形式织进布料,形成图案显示织物,除显示织物之外,研究团队还基于编织方法实现了光伏织物、储能织物、触摸传感织物与显示织物的功能集成系统,使融合能量转换与存储、传感与显示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织物系统成为可能。七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艺术家吕其明为首场嘉宾。
衣心织梦、衣生为国:复旦科学家编织特殊的锦旗黄宝妹为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一生为人民纺布做衣。我退休了,但共产党员不退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我奋斗的岗位就是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用黄宝妹的话来说,工厂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就拼命干,报答党,报答毛主席。拼命干、能力强、成绩好,荣誉纷至沓来。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
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复旦青年牢记黄奶奶的嘱托现场聆听了黄宝妹的事迹后,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刚刚通过第28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选拔的郭怡冰,材料科学系2020级本科生、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苏比•艾合买提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级本科生、第四期新骨班学员张婷怡3位本科生代表带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向黄宝妹当面交流汇报学习心得与自己的经历体会。如此坚持了一年,考试来了,成绩不及格的同学要被淘汰,最终班里30人淘汰了11人,但是,黄宝妹通过了。大家在追思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更加坚定信仰,投身到第一个复旦的建设中。
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金力、袁正宏、许征、周亚明、陈志敏、张人禾、徐雷等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部门、院系师生代表,步行至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参加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9月30日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上午,复旦大学全体校领导、烈士家属代表、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代表、校党代会、教代会代表、机关部处、二级院系、实体运行科研机构、群团组织、民主党派负责人代表、师生代表等120余人,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今年4月落成的复旦大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烈事迹,铭记英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力量。在深沉悠长的《献花曲》中,复旦大学国旗护卫队身着统一礼服,稳步抬起花篮,迈着庄重肃穆的步伐,走向烈士雕塑,代表复旦大学全体师生敬献2只大型花篮。52个复旦英烈姓名、烈士学生时代的形象,讲述着一代代复旦人坚守初心的故事,传递着一代代复旦英烈的力量,代表着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象征着不屈的民族脊梁。
未来每年革命烈士纪念日,复旦都将在校内烈士纪念广场举办祭扫仪式。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几天,陆陆续续已有师生到广场献花,寄托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到场的烈士家属代表还有崔剑平烈士的姐姐、高汝河烈士的女儿。让烈士回家,让烈士回母校,这是我们多年的心愿。焦扬说,在校园里,给烈士一个家园,让师生寄托哀思、深切缅怀。用好复旦丰富的红色资源,引导师生坚定信仰、担当作为,赓续百年红色基因,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要深挖红色资源,筑牢信仰丰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血脉。理毕,退后三步,带领在场全体师生向烈士雕塑行三鞠躬礼。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焦扬为这份真挚的无畏精神感动。
焦扬指出,要学习英烈故事,点亮理想灯塔,在实践服务中奉献微光。唱毕,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默哀
焦扬、许宁生等校领导缓步来到纪念雕像前,驻足凝视,代表全校师生整理花篮缎带。未来每年革命烈士纪念日,复旦都将在校内烈士纪念广场举办祭扫仪式。
焦扬握着她的手,特别关心她的生活起居情况,嘱咐来自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多陪伴老人、多帮助烈士家属。烈士纪念日用庄重的仪式铭记历史伴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全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简短庄重的仪式,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现场课。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许征主持。唱毕,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默哀。用好复旦丰富的红色资源,引导师生坚定信仰、担当作为,赓续百年红色基因,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在深沉悠长的《献花曲》中,复旦大学国旗护卫队身着统一礼服,稳步抬起花篮,迈着庄重肃穆的步伐,走向烈士雕塑,代表复旦大学全体师生敬献2只大型花篮。要深挖红色资源,筑牢信仰丰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血脉。
焦扬为这份真挚的无畏精神感动。52个复旦英烈姓名、烈士学生时代的形象,讲述着一代代复旦人坚守初心的故事,传递着一代代复旦英烈的力量,代表着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象征着不屈的民族脊梁。
烈士回家了,师生们则在学校日常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感受烈士英魂伟业,感受学校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在场师生无不神情肃穆。
让烈士回家,让烈士回母校,这是我们多年的心愿。他的女儿费莹如年已80岁,头发全白。在洁白簇拥着的鲜花映衬下,红底缎带上金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大字,格外醒目,寄托着复旦师生对先烈英雄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稚嫩齐整的歌声久久回荡在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
到场的烈士家属代表还有崔剑平烈士的姐姐、高汝河烈士的女儿。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
秋日的晴空下,复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松柏苍翠、庄严肃穆,镌刻着52位复旦英烈姓名的烈士雕塑高耸傲立、熠熠生辉。复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的学校,116年以来,学校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复旦英烈们前仆后继、爱国奉献,谱写了饱含青春热血和忠诚信念的英雄篇章。
烈士广场一角,焦扬就近与烈士家属代表们亲切交谈,一一了解烈士生平事迹、追忆已逝先烈,关心烈士家属们的生活近况。焦扬表示,这是今年4月复旦大学烈士纪念雕塑及纪念广场落成后,开展的第一个大型隆重的烈士纪念仪式。
默哀毕,复旦附属学校学生代表唱起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9月30日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上午,复旦大学全体校领导、烈士家属代表、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代表、校党代会、教代会代表、机关部处、二级院系、实体运行科研机构、群团组织、民主党派负责人代表、师生代表等120余人,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今年4月落成的复旦大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烈事迹,铭记英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力量。理毕,退后三步,带领在场全体师生向烈士雕塑行三鞠躬礼。费巩烈士是复旦大学政治学系1923级校友,1945年因反对国民党反动势力而遭绑架遇害。
大家在追思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更加坚定信仰,投身到第一个复旦的建设中。焦扬指出,要学习英烈故事,点亮理想灯塔,在实践服务中奉献微光。
随后,在焦扬、许宁生的带领下,烈士家属代表、老师、同学整齐列队缓步上前敬献鲜花。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几天,陆陆续续已有师生到广场献花,寄托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她说,烈士的故事鲜活生动、质朴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应该在师生中做好宣讲,引领师生缅怀已逝先烈、传承奉献精神、赓续红色传统。焦扬说,在校园里,给烈士一个家园,让师生寄托哀思、深切缅怀。